環境試驗方法和試驗設備研究
環境試驗方法研究尋求最可靠的試驗設備,最合理的技術途徑,最恰當的試驗結論評價體系,來實現環境標準規定的試驗目的。
環境試驗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鑒定和證實設備對環境的適應性。為設備投產和驗收提供依據??煽啃栽囼灥哪康氖菫榱颂岣?、鑒定和證實設備的可靠性,為設備能否投產和驗收提供依據??梢姡h境試驗的目的不同,其環境平臺也不相同。髙水平的環境試驗設備和檢測系統是確保準確地再現環境平臺中各類環境條件的基本手段。
在單項環境試驗時,主要考核單項參數對電子設備影響的程度。單項環境試驗項目一般有20多項,且試驗時間比較短,除霉菌試驗(28天)、濕熱試驗(240h)外,一般都不超過100h??煽啃栽囼炛校囼灂r間長,而且嚴格要求進行綜合模擬,一般應考慮濕度、振動和溫度3個對可靠性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進行綜合試驗。
另外,環境試驗和可靠性試驗選用的環境嚴酷等級(應力)基本準則也完全不同。在環境試驗中,基本上采用極值準則,即采用設備儲存、運輸和工作中遇到的最極端環境試驗條件,也即設備在極端環境條件下不破壞或能正常工作。因此,環境試驗時是不允許出現故障的,一旦出現故障,則認為設備的試驗未通過并應立即停止;必須在采取相應措施消除故障后才能重新進行試驗。
而可靠性試驗則更強調模擬設備的真實使用環境,在可靠性試驗時,只有一小部分試驗條件的嚴酷等級達到最嚴酷的環境條件嚴酷等級,且其試驗時間與實際暴露時間相對應。
靠性試驗是一種用統計概率表示的試驗結果,試驗中允許選用環境因素的數目,并允許出現一定數量的故障,出現故障后進行修復并記錄失效情況(關聯失效與非關聯失效)、維修時間及計算平均無故障時間等。
環境試驗可以看做可靠性試驗的早期部分,在環境試驗中發現和解決問題,有助于克服和消除設備的薄弱環節,可以說,環境試驗是可靠性試驗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在電子設備研制的方案論證最初階段而不是“木已成舟”階段,就必須準確地,而不是大約地搞清電子設備的環境平臺,暫且稱為“吃透源頭”。